尤齐钧
改革开放二、三十年来,中国家具走向两个极端。红木家具复制明清,白木家具“疯”抄西洋,不是说不可以,古典家具可借鉴,西方家具可吸钠元素。
中国家具历史悠久,从汉、唐开始,中国就形成了具有民族特色的家具风格。汉代的漆器家具是黄金时期,自唐朝以来,每个历史朝代都有自己的家具风格。唐代家具自由奔放,宋代家具儒雅朴素,明代家具是世界经典。(注:世界家具三大经典,英国的维多利亚,法国的路易,中国的明式),清代家具富丽堂皇,民国家具是海派风格。
红木家具这三十年,产业规模是搞上去了,据有关统计资料,现今,中国红木家具企业约2万家,年产值达1000亿元。但是红木家具产品翻来覆去老面孔,四门顶箱柜、罗汉床、宝座和皇宫椅。重复古典的东西,没有时代需求的红木家具产品。
“疯”抄西洋。开放以来,从广东开始抄起,随后影响到各地,全国一大抄。直到今年都没停止过。现在全国家具市场卖什么货,意大利式、西班牙式……日本、韩国等等。洋人批评,你们中国家具99.9%是抄袭欧洲古老的廉价中国产品,这不是吃老本吗?洋人到广东参展,评论说,这不像中国展,倒想欧洲家具展,还有更尖锐的批评,“中国是巨大的复印机”。今年,意大利家协向中国家协提出,中国的企业抄袭意大利的产品,并且有名有姓。
我们当代人只顾急功近利赚钱,不考虑影响后果。大约10年前、欧洲媒体报道,由于亚洲国家抄袭它们的产品,使欧洲家具业失去了20多万的工作岗位。2012年意大利来华打假,在北京设立知识产权办事处。经过一年多收集调查、有60多家假冒意大利品牌的企业。已向中国递交了30批“伪意大利品牌”,包含了家具、手表、五金等。
数年前,南方某家具企业,抄袭意大利产品出口到瑞士(约十几件),对方得知信息后与瑞士有关方面联系,当货物上岸后,现场用压机压碎销毁。这家企业是行业的败类,害群之马,给中国家具脸上抹黑。
家具不同与汽车、彩电、冰箱工业产品。家具与建筑息息相关,家具产品除了特定的功能外,要科学比例,还要舒适、美观等。 家具是一个很有趣的商品,著名作家亨利?詹姆斯曾说过,“一个人的家具是他自身的表现”。
世界各国,家具都与本民族、建筑、风情、文化、艺术等融合在一起。任何国家的家具史 一代一代传承。中国家具要走“古为今用,洋为中国”的设计思路。下面举海派家具的例子,海派家具形成是受城市大量建筑、洋楼、洋房、花园别墅,人们以崇洋为时尚,这就促进了与洋楼、洋房相配套的洋家具生产。
海派家具是以苏作、宁作为基础,融合了西洋的巴洛克,洛可可以及路易十四、就古典主义艺术家具风格造就而成的。
民国家具,仅用38年的时间,给世人展现出不同于任何朝代的家具风格,这是一代人的审美去向,它是中西文化融合的产物。
中国家具有五千年的历史,是东方一颗明珠,不仅每个朝代都各有自己的家具风格,连地域性家具也别具特点。除了著名的三作,“京作”、“广作”、“苏作”外,还有“宁作”、“仙作”、“鲁作”、”杨作”、“徽作”、“川作”、“晋作”、“陕作”等。浙江海宁的“七里红妆”家具已申请非遗,两年前、当地政府投资1亿多元,建成100多亩地的“十里红妆家具博物馆”,发展旅游产业。
这三十年,红木靠一成不变地复制,白木靠抄袭赚钱,发展方向不对路。国内不少专家,马未都、张德祥、胡德生、著名作家海岩以及亚洲家具联合会会长林作新博士生导师等都批评过。明清家具专家濮安国教授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本不想说,处于责任性,“现在很多人在制作红木家具时违背了时代的要求和造物的基本规律,做出事来的家具不科学、不人性、不美。只把做家具,买卖家具单纯地当作赚取钱财的手段。”
中国古典家具的价值是西方人发现的,派人到中国取经。1681年左右(正值康熙年间1662-1723年)大批英国家具人,有工匠、有制作的、也有初期的设计人员,到广州一带学油漆、学制作,因此也将中国的设计带回去,到1700年就制作了英国家具业的历史辉煌。(注一)
近三百年来,西方国家,英、法、德、美、比等国家先后出版了有关研究《中国家具》的书20多册,高度评价中国古典家具的精华。摘录两节:
“以全世界的木质家具而论,唯有四五世纪以前希腊家具制造可以媲美中国家具的风格。欧洲家具尽两千年的历史,不能与其安详、肃穆的气度相比”。
“中国家具可比拟为伟大艺术”,“自成一格”。依现代美学观点,他们极致的艺术性、手工、设计、造型及多样变化的款式至今仍深深震撼着人心。(注二)
注一:《台湾家具》2012、335,林作新设计与设计思路
注二:《国际木业》2012.9.尤齐钧 西方出版之《中国家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