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讯 “欧风美雨”起波折,心齐力协攻难关。为了提升我省各地商务主管部门、行业商协会和企业应对贸易摩擦及运用贸易救济措施维护自身利益的能力,维护我省外贸出口市场稳定,福建省商务厅于2014年10月15日在泉州举办“2014年全省国际贸易摩擦应对培训班”。商务部贸易救济调查局顾宇处长、省商务厅贸易与产业安全处陈扬处长、福建省对外经济贸易教育协会林颂今会长等领导,来自国家质检总局标准与技术法规研究中心、省标准化研究院、北京金诚同达律师事务所、泉州电子信息学院的专家、教授、老师,各设区市、平潭综合实验区和部分重点涉案县级商务主管部门代表,以及省家具协会、省纺织行业协会、省机械工业联合会等16家省公平贸易行业组织工作点商协会代表共110多人出席了大会。会议由省对外经济贸易教育协会林颂今会长、陈金荣秘书长主持。
大会邀请了商务部贸易救济调查局顾宇处长、北京金诚同达律师事务所杨晨律师、国家标研中心王力舟副主任、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黄克安教授分别作了“国外对华贸易救济调查与应对”、“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立法和实践”、“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与应对”、“外贸出口面临的新贸易壁垒及对策”的主题演讲。专家们结合典型案例和自身经验介绍了当前国际经贸形势,阐述了反倾销、反补贴的调查、立法和实践,分析了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和新贸易壁垒及其应对,演讲翔实有力、生动具体、深入浅出,紧贴时代,具有专业性、实用性、针对性、实践性和可操作性,对外经贸主管部门和行业商协会以及外贸企业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代表们兴趣盎然,普觉受益匪浅。
另外,省商务厅贸易与产业安全处陈扬处长在会上传达了全国公平贸易工作会议精神,通报了全省公平贸易工作情况,并对我省今后的公平贸易工作作了指示、指导和布署。
随后,代表们进行了分组探讨交流,大家畅所欲言,扬长避短,求同存异,共释疑惑。
通过此次培训,代表们对国际贸易摩擦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对如何应对国际贸易摩擦有了更强的信心和决心。
相关键接:
根据WTO的统计,中国是遭遇反倾销、反补贴调查最多的成员。从WTO成立的1995年以来,我国一直是全球遭遇反倾销调查最多的成员。从2006年至2013年,我国连续8年成为全球遭遇反补贴调查最多的成员。
1、现状:
案件数量增多、金额扩大;
摩擦领域由个案上升至体制机制层面;
形式多样:单反、双反、三反;
美欧领头因素明显,发展中国家纷纷效仿;
从产品看:由传统制造业向高端制造业扩张;
从意图看:一些国家遏制、打压我意图明显。
根据统计,2012年至2014年9月底,我国共遭遇贸易救济案件236起,涉案金额398亿美元。
2、内因
产业、贸易政策及其实施存在问题;
出口秩序亟待维护;
出口流向地区过分集中;
出口产品单一;
薄利多销观念滞后;
3、外因
贸易不平衡是重要原因;
世贸组织规则被滥用是推手;
经济不景气背景下的贸易保护主义是土壤。
4、根本原因
中国的迅速发展引起了其他国家的恐慌;
贸易大国而不是贸易强国;
中国出口增长方式转变是一个长期过程,这注定中国贸易摩擦现状还会持续甚至加剧。
5、保障措施的多边规则和特点
针对产品限制进口,不区分进口来源;
可以采取提高关税和数量限制;
可以对同类产品和直接竞争产品采取措施。
6、反倾销调查的应对
“四体联动”应对机制:商务部、地方商务主管部门、行业组织及企业。
企业是反倾销调查应对的主体。
企业如何预防:
培育核心竞争力;多元化的市场战略;把握定价主动权;规范的生产经营;产业国际间融合;共同发展的理念。
企业如何应诉:
积极应诉;制订应对策略;与各方及时沟通。
行业组织如何参与:
组织应诉;行业抗辩;对话磋商;行业自律。
7、我遭遇反补贴调查的主要补贴项目
税收优惠;优惠性贷款抱括出口信贷、出口担保及保险;政府低价提供货物和服务(原材料、水、电);土地使用权价格、费用的减免;间接税和进口关税项目(使用进口设备增值税减免、采购固定资产的增值税和关税减免);拨款类(名牌项目);科技类。
8、反补贴调查的应对
反补贴:政府与企业的“双轨”应对
政府层面:中央及地方层面的发改、财政、工信、国土、税务、海关、国资、证监、银监、政策性及商业银行等众多部门。
推动政府立法和体制改革:
1、促进外贸体制改革,规范外贸政策法规;
2、调整税收体制;
3、积极应对反补贴调查。
企业层面:企业应练好内功,破解反补贴困局:
1、加强专业人才培养,重视相关政策的研究工作;
2、关注目标市场国家产业发展现状,探究产业发展趋势,调整出口产品结构;
3、切实提高产品的核心竞争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