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家具协会欢迎您!  登陆 | 注册
会长邮箱
联系我们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政策法则>中国家具繁荣的代价

中国家具繁荣的代价

发布日期:2014-03-17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已成为世界家具制造大国,产能占全球的31%,家具出口额占国际家具贸易额的40%。但是,中国家具是表面繁荣。多年前,美国华盛顿大学博士曹晓治说,“中国家具繁荣是泡沫下的繁荣,中国家具快速发展的背后危机重重”。尽管中国家具的繁荣受到国际各方面的关注和赞美,但繁荣的背后付出相当大的代价。

                        一波接一波的反倾销
  美国对华家具反倾销,实质上是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赚钱的“门道”。中国家具出口到美国,它们商家赚了很多的钱。低廉的中国家具出口到美国,在原价基础上少则加3-5倍,一般的都加10倍,有的加价还要多。举例,东莞出口的木椅子,成本价每把9美元,以10美元出口价卖给香港经销商,香港商人以20美元卖给美国最大的零售商沃尔玛,沃尔玛标价每把40美元向全世界销售。在这条产业链中,美国人赚的钱是东莞厂的20倍。
  美对华家具反倾销始于2003年,10年来没停止过。
  2008年,美国从中国进口木制卧房家具产品获得家具关税补贴:(一)3850万美元进口关税依照比例分配给23家美国家具公司。(二)5820万美元分给两家公司,伊森艾伦2690万美元,爱宝丽公司3130万美元,总共9300万美元。
  去年(2013年)据《今日家具》报道,中国生产商向美国市场倾销低于材料价格的产品,按照国际贸易法规,这是不合法的。为此,美国政府向中国木质卧房家具征税以补偿美国生产者的损失。估计,这次美反倾销要向中国生产卧房厂家征收到数千万美元的税款。
  美《华尔街日报》曾报道,美对华反倾销,中国家具企业每年都要向美国生产商支付上千万美元的关税补贴,这笔钱是“聪明的敲诈”。
  
                      出口美国家具召回案例
  据美国消费品安全委员会统计资料,美国对消费品市场监管和技术法规严格。
  2007--2011年,美国要求召回我国产家具、木制品数量达到2124.5万件,主要涉及产品包括:1、床类,包括婴儿床、游戏床、双人床、折叠床、蹦床等;2、椅凳类:包括摇椅、高脚椅、折叠椅、办公椅、课桌椅、沙滩椅等;3、桌类;4、储藏类:包括电视柜等各种柜子;5、其他类:如围栏、秋千、积木等木制品。
  
  表1            2007--2011年美国要求召回的我国产品案例统计
      
      
  
     表2            2007--2011年召回家具、木制品案例及产品类别统计


  表2结果亦表明,相对成人用家具、木制品,儿童用品召回案例的发生频次更高;特别是婴儿床产品召回的总量达到923.3万件,占召回全部家具、木制品总量的43.5%,导致企业直接经济损失达几十亿美元,可谓代价惨重。
  美国进口家具发生家具倾翻的事故年年发生,据统计资料,从1990年--2007年,美国平均每年有14700人因家具受伤。18年中有300人死于家具倾翻事故。
  
                     美国企业破产,中国工厂遭殃
  美国家具行业中曾经的巨无霸公司,2007年11月8日申请破产。公司总销售5.1亿美元,其中20%的商品是从中国采购的,大概是5000万到6000万美元。据知,浙江的海宁、桐乡的一些工厂被它直接或间接拖累倒。
  2008年3月,美国名家家具公司申请破产,总销售约1亿美元,同时中国有6家企业破产,因“讨债无门”、“赖账”。
  美国一家软件公司破产,债务2.099亿美元。中国下列企业债权人:
  浙江澳森实业公司      430万美元
  海宁蒙怒集团公司      390万美元
  厦门蒙发利科技公司    653万美元
  礼恩派(泰州)公司    274万美元
  上海澳森隆公司        270万美元
  海宁卡森之家公司      256万美元
  泰州晨光车业公司      252万美元
  美国次贷风暴前,据商务部研究所保守估计,中国家具企业被拖欠的“海外商帐”早已超过千万美元。
  据当年的《浙江家具》报道,美国次贷风暴,浙江有近千家企业遭到美国企业拖欠贷款。
  
                       产品退货  货款两空
  2007年,深圳某沙发企业,“因为皮革和油漆检测不过关,结果出口到美国,几十个货柜被退货”。这是一次惨痛经历,至今让行业人士为之叹息。
  中国出口美国家具质量存在隐患,据美国海关资料,每年有上百万件从中国进口的家具因质量问题被美方拒收或退货。
  中国家具出口企业,平均每天就有一家因做“贴牌”产品而货款两空。
  美国发生金融危机,中国家具企业还遭遇中途退货,外商订了货物,但中途不要了,导致这些货压在港口走不了,企业造成很大的损失。有的家具到港口没人提货,原因:1、企业倒闭;2、资金困难。
  2008年,欧美家具企业倒闭或破产,使东莞不少企业坏账增多。
  国内专家指出,我们不少企业将质优价廉的“贴牌”家具卖到国外,国外换上一个标签再以高价卖给我们中国人。企业自己没有赚到钱还让国人白白搭上许多的冤枉钱,真的很可惜。
  中国家具企业6万家,中小企业占95%。中小出口企业年出口额仅50万美元。出口企业的盈利空间不断下降,由过去的30%--40%纯利润,下降到5%--10%,2008年出口利润下降到冰点,只有1.1%。
  出口企业中有相当部分是只能给别人生产,没有任何自救能力的,而生产的产品很低级,不具备竞争能力。这类企业处于死亡的边缘,订单就是救命稻草。
  据林业局统计,全球金融危机,中国家具及木制品损失180亿至200亿美元。
  现今,全球经济还未走出危机,它们又想出赚钱的“新花招”。发达国家将会以低碳为借口,对我国所有出口的产品提出增加20%--30%的关税。
  六年前,美《华尔街日报》报道,在中国加工贸易出口模式中,在整个产业链的利润分配格局中,中游所占份额甚小,通常只能获利10%,甚至更少,大部分利润被外资品牌商和经销商获得。中国家具企业大多数凭借这产业链最低端的微利苦苦支撑,中国家具基本上只承担简单的“加工工厂”的角色。
  中国家具要摆脱“加工工厂”的角色,有两条道好走:(一)自主创新,设计和制作富有中国民族传统特色风格的家具,并拥有自主的知识产权。不要去赚那点加工费。弄不好还要倒贴赔本,赔了夫人又折兵,不要为他人做“嫁衣”,帮人做奴隶。(二)“走出去”,我国邻邦,东盟的家具工人的工资很低,缅甸家具工人每月工资450元(下同),柬埔寨五六百元,孟加拉900元,中国家具工人工资是越南的一倍,是印尼的三倍。不要在国内“血拼”。“走出去”的优势,资源不必担忧,市场有三条出路:1、所在国内市场2、返销国内3、出口到世界各国,何乐而不为。
  2013年9月5日,《文汇报》发表了“中国制造还是东盟制造”的文章,叙述了大陆的外资企业动向,电子业、金属业、T恤衫、袜子、家具等向东盟迁移。商务部研究院分析,主要原因国内劳力成本上升,环保压力加大,人民币升值等。我们家具劳动力不会再便宜了,企业何必在国内苦苦支撑,在死亡边缘挣扎呢?
  作者:尤齐钧
  

网站首页 | 协会动态 | 会员专家 | 企业风采 | 行业快讯 | 政策法规 | 公平贸易 | 会刊编辑部 | 联系我们 | 管理入口
c) 2013-2021 福建省家具协会版权所有 闽ICP备09002270号-2
主办单位:福建省家具协会 电话:0591-87537186 传真:0591-87506060
建议使用1024*768分辨率,IE7.0以上版本浏览器访问本网站